《彷徨》收入魯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說11篇,正是“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陣營分化的時期。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人,“有的退隱,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象布不成陣的游勇那樣“孤獨”和“彷徨”!夺葆濉繁憩F(xiàn)了他在這一時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熱風》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雜文四十一篇。有魯迅在《新青年》的《隨感錄》中做的一些短評。除幾條泛淪之外,有的是對于扶乩,靜坐,打拳而發(fā)的;有的是對于所謂“保存國粹”而發(fā)的;有的是對于那時舊官僚的以經(jīng)驗自豪而發(fā)的;有的是對于上!稌r報》的諷刺畫而發(fā)的。
《二心集》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30年至1931年間所寫的雜文三十七篇。末附《現(xiàn)代電影與有產(chǎn)階段》譯文一篇。魯迅于1932年8月將版權售予上海合眾書店,同年10月初版。收錄文有:“硬譯”與“文學階級性”、習慣與改革、柔石小傳、《野草》英文譯本序、答中學生雜志社問等。
《而已集》是魯迅1927年所作雜文集,1928年出版。面對FD軍閥大肆屠殺革命黨人和進步人士,魯迅先生既憤恨,又無能為力,“這半年我又看見了許多血和許多淚,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淚揩了,血消了,屠伯們逍遙復逍遙,用鋼刀的,用軟刀的。而我只有‘雜感’而已。連‘雜感’也被‘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
《墳》收作者1907年至1925年所作論文二十三篇。作者自說“將這些體式上截然不同的東西,集合了做成一書樣子的緣由,說起來是很沒有什么冠冕堂皇的。”其中《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旨在介紹西方科學發(fā)展歷史。《文化編至論》《摩羅詩力說》重點介紹西方的哲學思想、文學思潮!段抑(jié)烈觀》等十九篇是對中國幾千年古老文明的痼疾進行
《且介亭雜文末編》收作者1936年所作雜文三十五篇,作者生前開始編集,后經(jīng)許廣平編寫。這是作者后一本雜文集,其中包含著對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重大問題的論述及作者的“遺囑”。
《華蓋集續(xù)編》收作者1926年所作雜文三十二篇,另1927年所作一篇。1927年5月北京北新書局初版。作者生前印行六版次。還不滿一整年,所寫的雜感的分量,已有去年一年的那么多了。秋來住在海邊,目前只見云水,聽到的多是風濤聲,幾乎和社會隔絕。如果環(huán)境沒有改變,大概今年不見得再有什么廢話了罷。燈下無事,便將舊稿編集起來;還
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共十五卷,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原副館長兼研究室主任陳漱渝、上海魯迅紀念館原館長王錫榮、魯博書屋肖振鳴主編。收錄了目前為止全部魯迅小說、散文、詩歌、雜文、書信、日記、古籍序跋、譯文序跋、科學論著、小說史略專著及經(jīng)過論證的魯迅佚文。此次修訂,尊重歷史,對原注中帶有評價說明性的內(nèi)容、帶有政治性和批判色彩的注釋
本書收錄《隨感錄五十三》《寸鐵》《智識即罪惡》《我來說“持中”的真相》《并非閑話》《我的“籍”和“系”》《咬文嚼字(三)》《流言和謊話》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