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五岳歸來:第七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的展覽圖錄,由許江主編。自2011年以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已經成功舉辦六屆,成為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最具學術性和影響力的中國畫展覽。本作品集將呈現(xiàn)眾多國畫藝術家的作品合集,以中國畫為創(chuàng)作體裁,試圖通過播布與更新中國畫這一種古典審美中的獨特范式,來彰顯中國畫學“函綿邈于
李家楨1917年出生于湖北應城,其平生有兩大志愿:一是畫畫,二是革命。李家楨青年時期的選擇與矛盾,成就了李家楨在革命事業(yè)和繪畫熱愛中的一生。本書精選了李家楨的百余件精美的作品,其作品使中國畫的審美意識形成一種有意識的探索與追求,觀者不由會感嘆李先生把中國畫意趣表現(xiàn)在油畫風景中了。他的寫實功底,在他的繪畫中體現(xiàn)為形體、明
《山水覓境》為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徐境懌作品集。全書以作者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中國作品為主題,主要包含寫生、創(chuàng)作兩個部分,作品包括《一片煙籠十里陂》《秋山圖》《清夜無塵》《雁蕩靈巖寺》《網師園》《湘西芙蓉鎮(zhèn)》《青城后山》《多瑙河畔》《威尼斯》《威尼斯運河》《布達佩斯遠眺》《鳳凰彩虹橋》《苗王寨》《岳陽樓》等。作者創(chuàng)作中,追
本選題為現(xiàn)代國畫大師、特殊教育學者謝伯子于民國時期創(chuàng)作的書畫精品佳作選集。收錄作品凡60余幅,其中,繪畫作品包括山水、人物、花鳥等題材,書法作品包括行書、草書等書體,作品形制有橫幅、豎軸、扇面等。這些作品多搜集自拍賣市場,多不常見,或僅首次面世。作品末附有與謝伯子相關的文獻資料,全部源自于民國時期的報紙雜志,對于了解謝
通渭縣位于甘肅省中部,通渭人崇尚藝術、鐘情書畫,習字作畫之風久盛不衰,素有“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之說,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中國書法之鄉(xiāng)”。本書由通渭縣政協(xié)組織編寫,共分為上下兩冊,上冊為選登“凝心聚力書畫通渭”通渭縣政協(xié)書畫院首屆主題展書畫作品;下冊從通渭書畫產發(fā)展綜述、縣內書畫家的成長歷程、書畫經營者和裝
林以友(1935-1998),福建廈門人,擅長油畫,1960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油畫系,后留校任教,后任福建師范大學美術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福建分會副主席。林以友先生是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各種淳樸的自然景色、生活場景在他的筆下自如揮灑,畫面上常年久留的細膩、直率、清凈和素雅情調中,流露出一種帶有理想
《辛普猴在紐約公共圖書館》是一部基于中國傳統(tǒng)工匠文化的未來科幻系列漫畫作品。身為木工的主人公辛普猴,總是因為不同的訂單被卷進各類事件中,每個事件都發(fā)生在世界某個城市的地標性建筑中。他的聰明頭腦和好身手,還有真誠待人的品格所帶來的好人緣,總能在關鍵時刻起到作用,將難題迎刃而解。辛普猴每一集都將因為某個原因來到不同的場所,
湖南省畫院是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領導下的省級專業(yè)美術創(chuàng)作機構,是湖南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在“十四五”期間,湖南省畫院組織了十余位專職畫家將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作實踐結合,通過“一人一題”的形式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論認知基礎與技法表現(xiàn)體系,深入生活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等進行創(chuàng)作與研究,創(chuàng)作一批反映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現(xiàn)實主
張永勝在“光與色”系列作品之中不斷探尋的就是希望用色彩表現(xiàn)“色光”。通過“光色散”的原理和視錯覺用抽象繪畫的方式剝離其色彩表象尋找“色光”本質的過程!肮馀c色”系列作品就是基于我理解的“光”“色”變化規(guī)律抽象思維模式下完成的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