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組織文化診斷:模型與方法》一書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色,一是在視角和理論方面,本書基于組織文化的理論,選擇了“組織文化診斷”這樣一個新穎的視角,研究公共圖書館的組織文化問題。為避免一般理論移植簡單化和膚淺的詬病,他用很大的精力去鉆研管理學和組織文化理論,努力豐富自己的管理學、文化學等多學科知識,力求成為組織文化
清代著名經學家洪亮吉曾提出藏書有四厄,即水火兵蟲,其中"兵"指的就是戰(zhàn)亂?箲(zhàn)八年,隨著戰(zhàn)火南移,全國各地圖書館及各地藏書家們帶著自己的珍藏書籍,隨機南移西遷。尤其是各地圖書館,在極度艱苦的條件下,利用山洞、祠廟等地向讀者提供借閱服務?箲(zhàn)結束后,圖書館紛紛遷回原地復館,部分藏書家也將自己收藏捐交政府部門。在整個流遷過
本書以云計算產業(yè)為例,分五章論述了專利競爭情報研究的理論及應用,第一至四章為理論章節(jié),分別闡述專利競爭情報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和分析模式;第五至六章為應用章節(jié),分析了專利競爭情報理論在技術和企業(yè)兩個方面的應用。
本書是為配合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而出版的古籍專業(yè)學術集刊,設有“古籍保護綜述”“古籍普查與編目”“古籍人才培養(yǎng)”“古籍存藏環(huán)境”“古籍修復”“古籍標準規(guī)范化建設”等欄目,收錄有關古籍保護工作的論文30余篇。
讓-皮埃爾·馬艾所*的《從埃及到高加索--探索未知的古文獻世界(精)/復旦大學光華人文杰出學者講座叢書》分為“發(fā)現《圣經》的隱義——古代羅馬和埃及的諾斯底主義”、“東方的書西方的書——高加索地區(qū)的書籍和文字”、“鮮為人知的‘正史’觀——高加索地區(qū)的歷史編纂法”、“跨越長城——亞美尼亞人在中國”四部分。各部分以海外古典文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文獻分類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和方法,文獻分類法的基本原理、體系分類、全面分類法、網絡信息分類法,《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5版)、電子版與網絡版,(杜威十進分類法)第23版等多部國內外主要文獻分類法,以及20世紀我國文獻分類的發(fā)展及其歷史經驗。
2015年12月16—17日,廣州舉辦了以“圖書館:社會進步的力量”為主題的“2015年中國圖書館年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中國圖書館展覽會”。本書即“邁向權利保障時代——公共圖書館發(fā)展與廣州模式”年會學術論壇的論文結集,匯集了廣州地區(qū)圖書館同仁的數十篇探索公共圖書館發(fā)展模式的學術論文,內容涉及理念與戰(zhàn)略路徑、多樣化
西方古代書籍的標準形式是卷子,而現代書籍則主要采用冊頁裝。以冊頁裝制成的冊子本從公元4世紀開始,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卷子本。到了中世紀,冊子本一統(tǒng)天下,成為主導的書籍形式。古代知識階層比較輕視的冊子本,究竟是如何演變成為承載文化典籍的書籍形式?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哪些深層的社會力量,推動西方書冊制度完成了這場影響深遠的變革
本書分敘論、溯源、分類、體質、校讎、史志、宗教目錄、?颇夸洝⑻胤N目錄、結論編,詳細論述自古至抗戰(zhàn)前中國目錄學的發(fā)展,也介紹了西方圖書館編目理論與方法輸入中國后的成就。
本書共收錄各種圖書館刊物二十來種,涵蓋國立圖書館,省、市、縣立公共圖書館,私立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專門圖書館等多個系統(tǒng)。包括民國時期圖書館學核心期刊《學風》,臺灣省圖書館編印《圖書月刊》,浙江省立圖書館編印《圖書展望》、浙江流通圖書館編印《中國出版月刊》等。對于研究圖書館學、文獻學、閱讀史和出版史等都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