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及1867年后經濟學手稿研究?恩格斯編輯〈資本論〉工作研究》分為《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研究、1867以后經濟學手稿研究、恩格斯編輯《資本論》工作研究三個部分,主要闡述和探討了馬克思這兩大部經濟學手稿的文本研究、經濟理論的背景、理論成就,以及恩格斯在編輯《資本論》時辨認馬克
《<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研究》所收錄的30篇文章主要是關于馬克思《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文本演變和重要理論問題的研究。第一部分“文本研究”,主要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2部分第3卷第1冊、第2冊和第5冊前言,《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二十三個筆記
《<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研究》收錄的是與馬克思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相關的翻譯和研究資料!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自1939和1941年在莫斯科首次以《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為題出版和自1953年在德國柏林重印以來,引起了廣泛的
馬克思于1850年9月到1853年8月在倫敦研究經濟學期間寫成的《倫敦筆記》被學者稱為《資本論》的“直接準備”,而《經濟學筆記研究》第Ⅱ卷遵循從一般到具體、由近及遠的原則,主要收錄了18篇介紹和研究《倫敦筆記》的文章。首先,本卷書最先選編的3篇文章從綜合視角研究了《倫敦筆記》的內容框架及其研究方法。接下來選編了直接介紹
馬克思的經濟學筆記包括“巴黎筆記”、“布魯塞爾筆記”、“曼徹斯特筆記”和“倫敦筆記”等四大筆記,是馬克思研究經濟學的開端。本卷收錄的是有關“巴黎筆記”、“曼徹斯特筆記”的研究文章以及有關“倫敦筆記”研究文章的一部分。這些文章從不同方面介紹了馬克思經濟學筆記的內容,探討了馬克思經濟學筆記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fā)展的中作用
《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研究Ⅱ》收錄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貨幣及資本”、“所有制及分配理論”、“危機理論”、“帝國主義論及新帝國主義”四個方面的25篇國內外研究資料,涵括了從政治經濟學基本概念分析到現(xiàn)實世界政治經濟運行和發(fā)展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展現(xiàn)了國內外學術界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對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中的
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是馬克思在批判地借鑒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形成和發(fā)展過程的系統(tǒng)研究而創(chuàng)立的。它不僅是無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理論武器,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行動指南,而且對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的發(fā)展也曾產生過一定的影響。本卷分為六個專題,共收錄28篇文章,這些文獻盡管并不能完整體現(xiàn)和說明學界多年來對該
作為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一直處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位置,它在當代仍然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對《資本論》的研究一直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不可或缺的內容。本卷選收了國內外學者對《資本論》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文章共42篇,這42篇文章又分為“總論”、“對象、方法和哲學意義”、“價值理論”、“剩余價值和機器理論”
『集字』是一種將書法與詩文相結合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它是由臨摹到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習古代書法藝術的一條捷徑。為方便廣大書法愛好者實現(xiàn)對趙體行書從臨摹到創(chuàng)作的轉化,特用『集字』的形式編輯此書,共集毛澤東詩詞六十五首,從趙孟頫《赤壁賦》、《相州晝錦堂記》、《感興詩》、《凈土詞》、《千字文》、《閑居賦》、《吳興賦》、《出師
《斯大林的執(zhí)政黨理論與實踐研究》除緒論和結語部分外,正文共八章,以斯大林關于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征的理論作為起點,以其世界革命的理論與實踐為邏輯終點,試圖把斯大林的執(zhí)政黨思想梳理和解讀為完整的、富有邏輯的理論架構,并以斯大林的原文或原意作為章與節(jié)的標題,力求每章、每節(jié)之間邏輯連貫,體系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