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叢書的第3冊,詳細論述了四川道地藥材情況,著力突出四川中藥重點、大宗、特色中藥資源品種。本書是基于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成果編撰的,全面反映四川道地藥材種類及特點的學術著作,保存了大量詳實準確的道地藥材物種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對中醫(yī)藥、民族醫(yī)藥的教學、科研、臨床醫(yī)療、資源開發(fā)、新藥研制均具有重要的指
本書為叢書的第2冊,詳細論述了四川道地藥材情況,著力突出四川中藥重點、大宗、特色中藥資源品種。本書是基于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成果編撰的,全面反映四川道地藥材種類及特點的學術著作,保存了大量詳實準確的道地藥材物種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對中醫(yī)藥、民族醫(yī)藥的教學、科研、臨床醫(yī)療、資源開發(fā)、新藥研制均具有重要的指
本書為叢書的第1冊,全面反映四川道地藥材種類及特點的學術著作,著力突出四川中藥重點、大宗、特色中藥資源品種。保存了大量詳實準確的道地藥材物種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對中醫(yī)藥、民族醫(yī)藥的教學、科研、臨床醫(yī)療、資源開發(fā)、新藥研制均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實用價值;為全面認識四川道地藥材提供科學依據,可為中藥資源利用、中藥
全書采用中草藥彩圖(圖片、視頻都是作者方自己拍攝)和文字介紹結合,并將每種中草藥以視頻拍攝的方式呈現,讀者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已建議作者將視頻放出版社自由平臺上),即可直觀地看到此味中藥的生長環(huán)境、狀態(tài),并聽到相應的科普講解。蒲公英有很多名字:黃花地丁、地丁、婆婆丁、奶汁草、奶漿草,都是蒲公英的名字。蒲公英全草都可以入藥
《金石昆蟲草木狀》原為明代著名女畫家、文征明玄孫女文俶繪制的1300余幅博物百科圖譜。本次出版完整收錄了原作圖片并重新設計編排,配以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對1000余種本草品類的簡要注釋,由現代中醫(yī)藥科普專家審訂并為每個大類撰寫導讀。此為《金石昆蟲草木狀》首次在大陸面向大眾完整出版,800多頁全彩精裝,為讀者提供審美愉悅
作者為脈證經方學術發(fā)掘者、全國經方論壇發(fā)起人、北京中醫(y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我社暢銷經方圖書作者,具有較強的市場號召力。由中國中醫(yī)藥研究促進會中醫(yī)藥經典臨床分會主辦的首屆全國脈證經方學術大會于2024年5月25-26日在醫(yī)圣張仲景故河南南陽召開。本次會議將邀請仲陳建國教授、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張蒼教授、廣東省中醫(yī)院廖
《藥性集要便讀》(1843)又名《藥性集要便覽》,簡稱《藥性集要》,為清代醫(yī)家岳昶所撰,F存3種版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陶氏嵩陽書屋活字印本,三卷;清道光三十年(1850)嵩陽書屋重鐫本,六卷;清咸豐元年(1851)藝海堂刻本,七冊。全書載藥374種,每藥以五言或七言歌訣簡述形色、性味、歸經,另列主治、功用、發(fā)
本書是孟仲三先生的北平國醫(yī)學院藥物學教材,分總論與分論兩部分?傉撛敿氷U述了藥能治病之理、辨藥辨性之理、入氣入血之理以及藥之氣味色及其部位的關系。分論則對諸藥分論之,主要從品類、產地形狀、氣味、主治、用量、宜忌、處方論述,所列甚詳,條分縷析,分類整理,并結合各家之論對臨床應用做了不同程度的總結。通過本書學習,不僅對掌握
本書是一部專注于腦病常用經方的綜合性專著,涵蓋24種常見、疑難及重大腦病的經方診治應用。本書匯集省級以上名中醫(yī)或教授治療各類腦病的寶貴經驗及醫(yī)案,闡述經方的方藥組成、用藥分析、隨癥加減等,明確經方在各類腦部疾病中的應用及現代醫(yī)家的見解。同時,本書總結了經方臨床研究及基礎研究相關內容,為經方的臨證使用提供現代循證醫(yī)學證據
本書以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中藥學》為藍本,依據教材內容,分為總論與各論,總論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中藥學的基本理論,各論部分按教材分章介紹各藥,分重點藥、了解藥,并對比該章各藥的功效、來源等。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揭示出中藥的藥性、功效,并標識出重點與易錯點,使學習內容易學易懂,成為學習《中藥學》的好幫手。該書作圖注重經文邏輯聯系,盡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