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十個板塊:老家味道、鄉(xiāng)村歲月、留住鄉(xiāng)韻、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山水故園、鄉(xiāng)情悠長、古韻芬芳、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新貌、新曲吟詠。主要內(nèi)容包括:一缽湯開啟的仇猶夏日;烤紅薯的味道;盂縣張大虎月餅;山藥蛋餅子;煎油;鬼拾翻等。
本書是青年女詩人木石的個人詩集,收錄了她近七八年間創(chuàng)作的詩歌一百余首。其中有對大學生活的記錄、對逝去的戀情的探究和追問,對人的生存處境的探詢等。這本詩集充溢著青春的氣息,定格了詩人木石在流沙般倏忽即逝的時間中的點滴思索、生長姿態(tài)和內(nèi)心記憶,是作者從青春走向成熟的備忘錄。全書分為四輯,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生活的點滴細節(jié)
詩人于海棠的一部詩集,收錄詩人多年創(chuàng)作的詩歌約200首。于海棠寫作多年,是一位風格突出因而辨識度較高、較為成熟的詩人,這部詩集里的詩,或者直接寫自然草木、節(jié)令變遷,或者寫詩人在季節(jié)更替中的心境變化,或者寫詩人與父母家人的關系,都洋溢著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一種靜謐沉穩(wěn)的氛圍,詩人對所見之物、所經(jīng)之事,投注以飽滿的熱情
本書是貴州詩人末未的一部詩集,收錄詩歌一百余首,分為“萬物慈悲”“扶鋤聽風”“種瓜得瓜”“天地有節(jié)”四輯,主要寫作者在菜園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得。大致來說,這些詩以具體的事件(種菜、澆水、巡園、補漏),以文雅的詞語和修辭(主要是一些有古典意味的詞)來托物言志,觀照自己的精神,表達詩人對一種理想的生活、潔凈的精神的追尋。
本書是詩人黎陽的最新詩集,收錄其詩作一百余首,全書按照詩歌所寫內(nèi)容與風格分為四輯:山河錄、草木篇、時光書、穿云簡。詩人在生活之光、心靈之光之后,在更為寬闊的歷史場域中尋找被掩埋與遮蔽的時間之光,與歷史對話,使用當下的詞語,去擦亮歷史的鏡像,并以此照亮人間萬象。他善于以古典的詩句為題,嵌入大量古典性的意象和詞語,書寫現(xiàn)代
本書是東方市詩詞學會組織編撰的一部詩詞選集,旨在記錄地方詩詞成就,弘揚古詩詞傳統(tǒng)。書中收錄古今三百多名詩人詞人近兩千件作品,所選詩人詞人均與海南省特別是東方市頗有淵源,所選作品同樣極具地方特色,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幾十年來東方市地方詩詞面貌。全書共五卷,前兩卷收錄古今外地詩人歌詠海南的格律詩詞作品,第三卷系東方市本地詩人的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200余首詩詞。書稿分春韻篇、夏韻篇、秋韻篇和冬韻篇四個部分,講述了當?shù)丶爸車l(xiāng)鎮(zhèn)在新時代發(fā)展中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把個人的視角和飽滿的情感置于廣闊的時空背景之下,用詩歌的形式進行挖掘和探索,記錄城鄉(xiāng)變化,禮贊新農(nóng)村,歌頌新時代和敢于挑戰(zhàn)、敢于逐夢的人民群眾。書稿配以彩色圖片,更生動、真實的展
本書是目前尚未行世的一本描述19世紀前半葉杭州飲食生活的詩集,上卷收詩170多首,歌詠了作者家鄉(xiāng)杭州的多種食品,是研究杭州乃至江南地區(qū)清代飲食的重要資料。通過對作者生平的考證,稿本的流傳梳理,確認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的稿本確為施鴻保親筆所書,F(xiàn)存《鄉(xiāng)味雜詠》上卷收錄美食172款,每款都以七言絕句記錄,內(nèi)容包括食材、烹飪制
本書是以風謠體形式為主體撰寫的詩歌小集。針對當今格律詩沒落,自由體新詩風行卻不登大雅之堂、難入民眾之口的現(xiàn)狀,作者獨辟蹊徑,繼承漢唐以來的古風、樂府和民歌傳統(tǒng),采用風謠體抒寫個人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歌頌祖國山川風物,憑吊歷史,品物言志,真切地表達自己對自然、人生、歷史與時代的獨特思考,展現(xiàn)了較為廣闊的社會風貌、鮮明的價
《當原野一片寂靜》是詩人梁子的第三本詩集,在詩集的選題與內(nèi)容上概括了詩人30年來的創(chuàng)作軌跡及詩學態(tài)度。梁子的詩歌寫作,以口語詩見長,看似簡潔的語言中往往蘊含著作者對生活以及自身的哲學思考,同時,這種思考也借助語言這座橋梁留給了讀者,讓讀者感受人生的滋味和生活的滋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梁子的詩歌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感知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