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兩冊,上冊止于錢謙益。江南詩人盡管批判錢氏,但實際上仍遵奉其詩學思想,他們一改明代復古模擬之習,試圖學古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清詩的“生新機制”,探索“出唐入宋”的進路。于是順康之際在吳中、金陵、宣城、揚州等地開始“梅村體”“玄恭體”“宣城體”“嵞山體”“神韻體”等奪胎于中晚唐體的創(chuàng)體實踐。
本書正文采用字典紙,更加輕便,PU皮面精裝,并增加唐宋時期名畫彩圖插頁。《宋詞鑒賞辭典》典藏版全書共收錄宋詞名篇1200余篇,各種藝術風格流派詞作兼收并蓄,較全面地展現(xiàn)了宋詞豪邁風流、雅俗共賞的藝術風姿。
本書以1990年代的進行寫作的詩人和他們的詩歌為研究對象,在“民間”與“日常生活”的視野下,來重新細讀不同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本書試圖破除西方理論的框架束縛,通過文章細讀的研究方式,進入文本的內部和肌理之中,從而建立起新的批評視點和尋找新的解讀的可能。無論是語言、意象還是詩人的詩歌活動,本書將這些新的詩歌批評置入了一個更大
本書吸取了眾多修辭學家所撰詩鏡譯本的精華,對各種不同理論進行嚴密剖析,特別是依據著名詩鏡學者司徒班欽詩論、雄頓詩鏡譯本及梵文原注本,闡明了作者的獨到見解。為說明“修辭無邊界”的立論,還引述了《如意藤》中的精彩詩句。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三國志傳加像序、新刊通俗演義三國志史傳卷之一、通俗演義三國志史傳卷之二、新刊通俗演義出像三國志卷之四等。
本書是作者閱讀和研究白居易三十年的總結,涉及白居易作品中的風景與節(jié)氣、詩歌之雙璧、散文之風度等,尤其側重白居易對后世文壇的影響。醉白之醉,即醉吟先生之醉。醉白二字,于閱讀與研究之外,貼切表達出醉心與仰慕之意。宋代以降,白居易的影響與接受綿延未斷,匯成一條多姿多彩的醉白之路。醉白之路上的歷代文人,承繼醉吟詩風,將日常與風
孟郊(751814),字東野,開中唐一代詩風的大詩人,與韓愈并為韓孟詩派。常與賈島合稱郊島,有郊寒島瘦之說。 孟郊詩里名句眾多,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但他寫詩主要不靠巧對、機心,他的風格來自他瘦硬、沉潛的精魂,歸根結底,來自他磨難重重又不屈不撓的人生。他獨特的藝術氣息,使人一見就能識
本書以現(xiàn)代文化視角闡釋《西游記》所蘊含的中華丹道文化。中華道文化的精髓是丹道文化,雖然自古有無數道書丹經,但都隱喻難知!段饔斡洝肥且晕膶W藝術的形式闡述丹道養(yǎng)生文化,又是另一種隱喻。兩者皆難知之。而現(xiàn)代人的認知方式、結構、內容、表達都與古人不同,因此解讀《西游記》的丹道含義就要求解讀者不僅要對中華傳統(tǒng)丹道文化有深厚的積
本書在全面借鑒當代敘事學理論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古代敘事詩的實際,采用“橫斷”“縱貫”的方式來布局結構:“橫斷”就是根據敘事學理論將古代敘事詩的要素區(qū)分為意旨、視角與結構、人物、詩體四個方面,用之作為全書的四章;“縱貫”就是按照歷史順序,依次考察古代敘事詩在上述四個方面從先秦直到近代的發(fā)展歷程。
本書把小說閱讀指導的宏觀問題微觀化,把文學理論放置到具體的情境中,通過系統(tǒng)性的理論講解和典型實例的剖析,讓具有中等閱讀能力的讀者的鑒賞水平得以較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