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罹患認知障礙,包括輕度認知障礙及認知癥(癡呆)的老年人逐年增多,認知障礙相關疾病不僅對老年人身心健康有重大影響,同時也顯著增加了家庭成員和社會負擔,備受全人類關注!2018年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2018年世界認知癥人數已達5000萬,預計至2050年將達到1.52億。每20年,患病
本書包括緒論、上篇、中篇、下篇和附篇。緒論主要介紹中風康復新模式:中風中西醫(yī)結合康復單元模式的建立與實踐及中風中西醫(yī)結合康復單元模式數字化信息平臺建立與實踐。上篇主要介紹中風病相關基礎病的康復,如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心臟病。中篇為中風病并發(fā)功能障礙康復,包括、運動功能障礙、感覺障礙、認知障礙、情緒障礙、吞咽障礙
2016年10月發(fā)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將“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作為實現全面健康的路徑,在康復相關領域提出了“加強康復醫(yī)療機構建設、健全治療一康復一長期護理服務鏈”等一系列舉措?祻歪t(yī)療水平的提升離不開高素質的康復團隊,其中,康復治療師在整個康復環(huán)節(jié)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而我國康復治療的專業(yè)化教育起
本書內容包括先天性和發(fā)育異常、硬膜下髓內損傷(脊髓病變)、硬膜和硬膜外髓外病變、硬膜外病變、涉及脊柱的孤立性骨病變、涉及脊柱的多灶性病變和/或邊界模糊的信號異常、外傷性病變以及涉及骶骨的病變等疾病的影像學診斷與鑒別診斷及相關解剖學知識。
本書介紹了抑郁癥、躁狂癥、躁郁癥的基本特點和改善方式,使讀者懂得,人類的行為和習慣、行為模式、心理狀態(tài)并不是無法預測或積重難返的。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更了解躁郁癥及其常用的治療方式,做好心理調節(jié),調整行為,合理治療,收獲美好人生。
本書通過六個真實的案例,輔以專業(yè)醫(yī)學知識,從人性關懷的角度來探討抑郁癥患者的心路歷程,讓讀者對抑郁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書中所述抑郁癥患者苦盡甘來的經歷,也為所有關懷生命或身受抑郁癥之苦的朋友開啟了一扇希望之窗,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心,勇敢地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終戰(zhàn)勝抑郁癥,重拾身與心的平和、健康。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想失眠,這樣做就對了這么做,保證失眠更持久強化失眠的思考策略。作者從大多數人對如何解決失眠問題的18個錯誤認知入手,分析了這些錯誤認知的負面影響,并提出了與之對應的正確觀點。書中每篇文章都加入了睡眠小教室和心理師的好眠提案,介紹簡單實用的小技巧,幫助讀者快速告別失眠。
這是作者歷時八年的抗郁心得精髓,提出了對抑郁的完整認知框架,充滿真知灼見,令人耳目一新,將對深受煎熬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和心理救助起到積極作用。 全書分三個部分: 思維現場--獨特深邃的抗郁總結; 觀察現場--和抑郁癥患者零距離接觸; 生活現場--不為人知的人生歷程通過鏡頭建立對世界的信任。
越來越多的精神科醫(y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希望在專業(yè)工作中增加靈性和精神的維度,并將之付諸實踐,證明其有效性!杜R床實踐中的靈性》(第2版)自始至終都對靈性取向心理治療的實踐予以論述。萊恩·斯佩里博士圍繞這個核心需求成書,在各個章節(jié)中強調了靈性取向的心理治療的過程:·治療關系·評估及個案的概念化·干預·評估及結案·文
軀體形式障礙(心理健康一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