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藝術學,講述藝術理論知識;第二個層面是藝術教育學,講述藝術教育理論、知識和方法;第三個層面門類藝術教育,講述門類藝術教育實施的技術和方法。這三個層面是顯示一種從藝術理論到藝術教育實施、操作的走向。
本書對民國時期杭州國立藝專美術課程的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和過程進行全面動態(tài)的研究,考察其美術課程的結構、內容、性質、目標、效能、特點、實施方式、學時學分、師資與生源結構等情況,對當時學校美術教育的觀念訴求及實現(xiàn)形式進行分析,并從歷時性角度考察不同觀念形態(tài)的流變過程與消長成因,探討了不同時代對中國畫多元教育體系的影響。
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這部應屆畢業(yè)生作品集,包括了中國畫、油畫、雕塑、書法與篆刻、陶藝設計、視覺傳達等多個專業(yè)方向,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與美術設計實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藝術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的成果體現(xiàn),也是研究生院美術學系與設計學系師生共同耕耘所取得的累累果實。作為研究生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集中展現(xiàn)了學子們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這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1)》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基本事實,設“時、地、人、事”四個專欄,搜集和記錄2011年度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各種信息、資料;第二部分是主題記載,追蹤當代藝術動向,提供專題調查報告,收錄2011年度富有代表性的藝術評論文章,呈現(xiàn)關照中國當代藝術現(xiàn)狀和發(fā)展的多元視角。當代藝術年鑒通過客觀地記錄
《當代民間藝術新論》是一部以介紹與討論世界當代民間藝術現(xiàn)狀、保護方式與未來發(fā)展以及相關論點的論文集,旨在通過民間藝術做民心相通的交流與互動,將中國的民間藝術向世界推廣,并把各國的民間藝術介紹給中國的學者和讀者,助力于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文化交流。作者主要為中國、德國、法國、伊朗、拉脫維亞等國家的著名專業(yè)學者與專家、教授。
巫鴻古代美術史論文集計劃分五到六卷,收錄作者1979年至今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八十余篇論文和講稿,按照年代編排,展現(xiàn)了作者的三十余年的研究軌跡,打破西方研究中國古代美術的傳統(tǒng)范式,通過探索新的觀念和方法,使這個學科的內涵更為豐富和復雜。對中國古代禮儀藝術的內涵、定義及沿革做了界定,把歷史研究的重點還原到古代美術品的原始
《西方藝術簡史》一書,用精簡的語言,通俗地講述了西方藝術知識之精華。全書介紹了古希臘、羅馬、中世紀及文藝復興的建筑、雕刻、繪畫及工藝品,以說故事的方式,結合歷史、哲學、文學、地理、科學等因素,追尋西方藝術發(fā)展的脈絡,圖文并茂,對西方藝術知識和欣賞的普及大有裨益,是一本通俗入門的西方藝術史書。
中國美術館是中國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1958年開始興建,1963年由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并正式開放,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國家文化標志性建筑。中國美術館集展覽、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國際交流、藝術品修復、文創(chuàng)產業(yè)于一體,是中國美術殿室,也是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吨袊佬g館》為美術館簡介及館藏作品兩部分,藏品中有
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陳福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