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夏丏尊的文章精選集,共分為五輯,即“自敘與懷人”“文心”“讀書與冥想”“愛的教育”“文壇與藝!薄拔乃囌揂BC”,基本涵蓋了夏丏尊的散文、小說等文學創(chuàng)作、重要的序跋文章和文學批評理論等各類代表性的文章。這些文章除了第五輯“文藝論ABC”曾于1928年單獨出版之外,其他文章多數發(fā)表于《小說月報》《中學生》《一般》等
本書鄭振鐸選集,主要收錄其古典文學的研究論文、論著。包括他的文學史研究、小說研究、戲曲研究和版本、目錄學研究。附錄部分包括:鄭振鐸介紹、學術年譜簡編,并附上了鄭振鐸在暨南大學任文學院長期間的一些文字資料,鄭振鐸與張元濟、張壽鏞、何炳松等在上海孤島期間秘密成立“文獻保存同志會”,避免中國古籍善本落入日本人或美國人之手,其
本書源自初版于1992年的《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汪曾祺》,是汪曾祺先生的自編文集,收入汪老寫于其生命最后十年前半段的若干名篇,如《遲開的玫瑰或胡鬧》《小芳》《瑞云》《陸判》和《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這在汪老自編文集中,無疑是分量顯赫、值得珍視的品種。新版篇什,一仍其舊,沒做任何增減,但根據篇幅情況,將原書析為《人間行
本書內容有導讀、邢蘭、戰(zhàn)士、蘆葦、琴和簫等。
"這本教材主要是讓同學們明白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創(chuàng)造的根本,是民族歷史的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與形態(tài)的總體。這門課程是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儒文化為主體,有著約5000年歷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體,是中國5000年優(yōu)秀文化的統(tǒng)領,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
關于書系:成長讀書課是一套配有線上互動課程,專注青少年讀寫發(fā)展、人文素養(yǎng)提升的文庫。該書系根據中小學語文教材整本書閱讀要求,結合老師教讀、學生自讀、師生共讀三個層面,從閱讀到課程,旨在給讀者提供全套的閱讀寫作提升方案。百年名作,中小學語文教材主編編寫,全國名師傾情導讀、音頻精講,知名插畫師量身美繪,共同打造百萬師生課堂
豐子愷生前曾為魯迅的《阿Q正傳》《祝!贰犊滓壹骸贰豆枢l(xiāng)》《明天》《藥》《風波》《社戲》《白光》等9篇小說畫了漫畫插圖,其中為《阿Q正傳》畫了54幅,另8篇小說畫了140幅,總計194幅插圖。此次的魯迅小說豐子愷插圖全本,收錄魯迅的這九篇小說,另收入豐子愷先生全部194幅插圖,完整呈現豐子愷畫筆下魯迅小說的精粹。正如豐
1956年,孫犁創(chuàng)作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病倒后,委托老戰(zhàn)友康濯代為選編自己的作品?靛獙⑵綍r精心收集保存的孫犁部分作品,加上已出過的小集子選編成書,收入《山地回憶》《荷花淀》《采蒲臺》《丈夫》《相片》等共計54篇,取《荷花淀》《蘆花蕩》的副標題“白洋淀紀事”作為書名,由中國青年出版社1958年4月出版。全書表達了作者經
該書為研究魯迅的專學術著。該書作者以魯迅與虛無主義問題的糾葛為出發(fā)點,從人本主義等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深入地考察了魯迅的人生軌跡和文學創(chuàng)作歷程,作者認為魯迅雖然由于思想與靈魂極具豐富性和復雜性而呈現出自相矛盾的表象,但他卻沒有因此而陷入內在的、深刻的“虛無”,而是經過不斷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個充滿主體性的、富有層次的健康的有
本書為套裝書,收錄三本,分別為《湘行散記》《邊城》《到北海去》。內容為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小說和散文。這些作品,有描寫湘西風情的,也有記述大都市生活中的種種現象的。沈從文以一種浪漫主義的情調,描摹著其內心中美好的湘西生活,以及反觀大都市的虛偽與勢利。沈從文的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主干突出,單純而又厚實,樸訥而又傳神,具有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