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屬典籍整理類著作,共二十卷,是對《周易》經(jīng)、傳全文的注釋。作者尚秉和先生為晚清至民國時期著名易學家,繼承了易經(jīng)研究象數(shù)學的傳統(tǒng),重在以象釋《易》。本書把古人常用的重要卦象從繁多的典籍中篩選出來,并加以厘訂,以便于學者使用時有所遵循。通過對卦象歸納整理
易學哲學思想、審美觀念對中國詩學的影響也淵源有自,關乎根本,而為數(shù)不少的在中國詩歌史變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詩人也精通易學,并自覺或不自覺地將其運用到理論總結、創(chuàng)作實踐,以及文學批評中。本書以易學家兼詩論家為研究對象,探究其易學思想,討論其易學思想對其詩學理論之影響,尋求詩學之理性邏輯和審美方法。在研究維度上,以探討易學觀
本書對《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中的名篇名句進行解讀,內(nèi)容包括譯文、產(chǎn)生的背景、后人的評價、后世的意義,暢談心得體會,感悟人生,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發(fā)。諸子的集合是生命與思想的浩瀚星河,本書不追求考證的索引鉤沉,而指望富有思想見地、又有文學的智慧,既見人世滄桑,勸世勵志,又給讀者以審美愉悅,
本部書稿是有關儒家學派的研究著作。本書是對早期儒學史的一次新探,旨在利用新出土簡帛文獻,激活傳世文獻,重新梳理孔子之后儒家內(nèi)部的分化與整合,探討早期儒學多元嬗變的發(fā)展格局。本書共四章,第一章則就“儒家八派”形成之內(nèi)因外緣予以考察,第二章對“儒家八派”的以往舊說予以辨疑與考證,第三章利用《孔子家語》與大小戴《禮記》對“儒
“文化儒學”是21世紀才提出的一個嶄新概念,它不僅指稱儒家有關人文、文化、文論、文教、符號等方面的思想理念,也指向儒學通過人文教化、個人內(nèi)化、社會強化方式而呈現(xiàn)出來的文化教導功能,還標示儒學在文化領域所展現(xiàn)和凝聚的存在樣態(tài)。長期以來,儒家文化思想、文化哲學和文化儒學受到學界忽視,嚴重影響了儒學價值的發(fā)現(xiàn)和義理的闡釋。此
書香傳家四季色莊子(一函兩冊 線裝豎版機宣能看懂的繁體字 樓宇烈毛佩琦王守常余世存等學者推薦)
書香傳家四季色鬼谷子(一函二冊 線裝豎版機宣能看懂的繁體字 樓宇烈毛佩琦王守常余世存等學者推薦)
本書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以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墩撜Z》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fā)論辯,侃侃而談,蘊含如何為人處世
本書是對《墨子》城守諸篇新的校勘和注釋。作者以道臧本為底本,采用相關重要版本十余種,在清代以來校注的基礎上,利用新出簡牘與考古資料,以及海外相關成果,對城守諸篇的內(nèi)容重新?北葘驮敿氉⒔,是本方面較新而全面的研究成果。
本書匯集了有關內(nèi)在超越問題討論的代表性成果,研究內(nèi)在超越說的緣起、內(nèi)涵、意義,反思內(nèi)在超越說義理結構上的局限,闡發(fā)儒家信仰中的外在向度,將有關儒家超越性問題的研究提升到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