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是饒應祺主政新疆時期形成的文獻。其中包括各種奏折、公牘、信函、電報,這些文獻全部為手寫稿本,其中由饒應祺向清廷上書的奏折約有六百余件,各種電報稿四千余件,書信稿一千六百余件,本傳與家傳等文稿數(shù)十件。這些文件原稿或抄稿目前已經(jīng)是國內(nèi)外收藏的孤本文獻,是研究晚清政治制度、行政機制的珍貴資料。既有作者在新疆親身經(jīng)歷的
《竺可楨全集》收錄迄今可見的竺可楨文稿約2000萬字,共24卷。第14卷為學術論文、大學講義、科普文章、演講詞、工作報告、思想自傳、信函、題詞、序跋、詩作等;第5卷為外文著述;第621卷為19361974年的日記;第2224卷為補編。各卷附珍貴歷史照片。
本書是鄒元標會語講義合集,此《南皋鄒先生會語講義合編》包含”會語合編””講義合編”,一共有四卷,體裁多為會語、紀、章等文體,多為鄒元標語錄、講義,展現(xiàn)了鄒元標時代意識和實學精神,從中體現(xiàn)其對于時代的緊迫感與使命感,與其實心本體論及心學自身衍化相關。本書為古籍影印,所用底本為珍貴善本,具有非常強的版本價值,也對我們理解、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撰寫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內(nèi)容涉及為政通鑒、人物品評、稗史雜記、職官選舉、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二十類,共分十六卷,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其中對《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多有辨誤,堪與《資治通鑒》完美互補,更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推為南宋筆記小說之首。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并稱宋
本書收錄張伯駒的詩詞創(chuàng)作、談藝雜著等著作,包括《紅毹紀夢詩注》《續(xù)洪憲紀事詩補注》《叢碧詞定稿》《叢碧詞話》《素月樓聯(lián)語》《春游瑣談》《叢碧書畫錄》《亂彈音韻輯要》八種,是目前收錄張伯駒著作較為齊備的書籍。書首有代序《塵劫難移愛國志》,書末有附錄《張伯駒生平簡表》,二者均為張伯駒女婿樓宇棟所撰。書首彩印插圖包括張伯駒的
本書是鄒元標繼《愿學集》之后付梓的文集,此《鄒子存真集》包含六卷,體裁有書、序、記、傳、贊等文體,多為”為文”之作,展現(xiàn)了鄒元標的文化與交游,從中體現(xiàn)其獨特的哲學思想,對當今黔中王學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社會價值。該書影印珍貴善本,最大還原刻本原貌,具有文獻價值、版本價值。
本書系第一部全面展示明代狀元宰相謝遷文學藝術及執(zhí)政理念的專著。史載《謝文正公集》在明嘉靖年間毀于倭患后,存世的謝遷遺文僅《歸田稿》。編者經(jīng)近十年的尋訪,在皇帝實錄、地方志書、家乘譜牒中收集到大量的謝遷佚文。本書主要分遺文、附錄兩大部分。遺文部分包括《歸田稿》《湖山唱和》《梅花百詠》《章疏》《策序銘贊》等,附錄部分包括《
本書內(nèi)容包括:景定建康志。具體內(nèi)容包括:《景定建康志》整理說明;《景定建康志》四庫提要;《重刻景定建康志》序;原序;進建康志表;獻皇太子箋;景定修志本末等。
本書內(nèi)容包括:淳熙嚴州圖經(jīng);洞霄圖志;約齋燕游志;嘉泰會稽志;剡錄;存目。
徐珂(一八六九-一九二八),原名昌,字仲玉,弱冠改字仲可,別署天蘇閣主、純飛館主,浙江仁和人。徐珂是一個經(jīng)受中國古代傳統(tǒng)學術教育的學人,風云激蕩的晚清民國所帶來的新思潮對其又有頗深的影響,他雖是一一個舊派文人,又敢于接受新思想,與他有所來往的人,陳匪石、龐樹柏、徐蘊華早年參加同盟派,王蘊章、潘飛聲參與創(chuàng)辦新刊物,接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