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在人類文化史上一直保有不朽的地位。這一時期的杰出之士,從米開朗琪羅和達·芬奇,到但丁和蒙田,無不創(chuàng)作出了驚才絕艷的作品。這一“文化奇跡”究竟如何興起,又如何走向消亡?在本書中,文化史名家彼得·伯克憑借其淵博的學識和優(yōu)美的文筆,對文藝復興做了精彩介紹。他有力地挑戰(zhàn)了布克哈特等人的傳統(tǒng)觀點,即文藝復興主要發(fā)生在意大
《無調式——2021當代藝術家10人展作品集》是由湯湖美術館主編的作品集,收錄了王今、王清麗、朱雅梅、邱玲、余萍、羅瑩、顧蓓、徐國燕、唐荀、謝曉虹這10位在武漢工作、生活的60后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并依次對這十位女性藝術家及其作品進行介紹。她們多來自不同的高校及美術創(chuàng)作機構,其創(chuàng)作種類各異,有油畫、水墨畫、水彩、陶藝、裝
《翰墨丹青揚正氣——仙居縣反邪教書畫雅集作品選》一書收集了反邪教宣傳標語、詩歌、古詩詞、書法、美術、等書畫作品,共選出各類書畫作品108余件,選編的作品內容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將反邪教元素有機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本書有來自全國部分地區(qū)書畫院、書畫研究院和本省的各級書法家協(xié)會的書畫作品;也有仙居縣
金課系列之一藝術史學史中囊括了美院藝術史教學精粹。我們不僅想理解世界,而且想弄清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僅想為我們所探索的對象,而且想對這種探索本身的性質、目的、方法作出定義和反思。系統(tǒng)的理論建設,是賦予美術實踐與教學學科意義的根基。史論建設乃是學院的學科建設之靈魂。古典學術的傳統(tǒng),在杭州江南靈秀的湖山間綿延生息,未曾
本套教材在立足考綱的基礎上,根據每個級別的要求給出了一系列的指導性意見。本套教材依循每個級別遞進的考級要求,把1-10個等級分為三個階段(1-3級、4-6級、7-10級)。在每個階段中,都對考綱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和闡釋,并將考級的內容按照三個階段的要求進行講解,提供考級的參照,指導應考者準確地理解和把握考綱的要點,循序
本書共六章,內容包括:數字媒體技術與現代網絡新技術概述、數字媒體藝術在網絡應用中的審美發(fā)展、數字媒體技術與網絡課程整合的基礎理論、5G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等。
該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西方經典藝術鑒賞,包括從古希臘古羅馬至20世紀上半葉各著名藝術家、藝術流派及其代表作。下編為中國經典藝術鑒賞,介紹了從先秦兩漢至明清的著名藝術家及其古建筑、古畫、古雕塑、古書祛、古曲,到現代著名藝術家及其代表作。
中國美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是對外教學和交流的重要實體,旨在弘揚中國文化,促進與世界各國人民的藝術交流和友誼。學院現設有中國畫、書法、中國文化和漢語言三個教學工作室。此外還招收油畫、版畫、雕塑、跨媒體、美術史、傳媒動畫、設計、建筑等專業(yè)方向的境外學歷生和進修生。本文獻作品集通過梳理1978年以來我校來華留學發(fā)展40年發(fā)展脈
本書是藝術史研究著作,以明代南京作為研究對象。南京依托各代在此建都的政治優(yōu)勢,具有特殊的文化內涵,其文化藝術領域呈現一派繁榮之景。本書從南京明代藝術發(fā)展的特征、進程、類型等角度進行探究,從而得出南京明代藝術的發(fā)展呈現漸進式特征,由明初時期的恢復發(fā)展到中期以后開始的蓬勃發(fā)展,直至明末許多藝術類型的創(chuàng)作達到了頂峰,三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