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榜版《菊與刀》內容簡介:1944年6月,二戰(zhàn)結束前夕,美國戰(zhàn)時情報局悄悄找到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主任魯思,請她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分析并提出建議:日本是否會主動對美投降?若投降,美國是否應當保留天皇? 從未到過日本的魯思接受任務后,潛心搜集了大量檔案文書,憑借深刻的洞察力,從一個又一個的細節(jié)中,揭開日本文化和日本人
我們生活在這片名為亞洲的地域上,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 亞歐大陸明明是一體的,為什么分成亞、歐兩大洲?分界的依據(jù)又是什么?從歐洲人命名亞細亞,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成為亞洲人,中間又經(jīng)歷了哪些曲折? 清華大學教授宋念申告訴我們:古地圖是探索亞洲形成史和反思現(xiàn)代性的關鍵一環(huán)。 在新作《制造亞洲:一部地圖上的歷史》中,他借由
本書主要論述吉爾吉斯斯坦獨立后二十七年(19912017)的歷史。上編對吉爾吉斯斯坦1991年以前的歷史做了概述;與六卷本《中亞史》致力于中亞地區(qū)共性的研究不同,作者在概述中強調的是吉爾吉斯斯坦地理、歷史和文化的個性。以2003年為界,中編論述了吉爾吉斯斯坦政治體制、市場經(jīng)濟體系的構建和意識形態(tài)的重構,探討了轉型過程中
本書主要論述哈薩克斯坦獨立后二十七年(19912017)的歷史。上編對哈薩克斯坦1991年以前的歷史做了概述;與六卷本《中亞史》致力于中亞地區(qū)共性的研究不同,作者在概述中強調的是哈薩克斯坦地理、歷史和文化的個性。以2003年為界,中編論述了哈薩克斯坦政治體制、市場經(jīng)濟體系的構建和意識形態(tài)的重構,探討了轉型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
本書主要論述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后二十七年(19912017)的歷史。上編對烏茲別克斯坦1991年以前的歷史做了概述;與六卷本《中亞史》致力于中亞地區(qū)共性的研究不同,作者在概述中強調的是烏茲別克斯坦地理、歷史和文化的個性。以2003年為界,中編論述了烏茲別克斯坦政治體制、市場經(jīng)濟體系的構建和意識形態(tài)的重構,探討了轉型過程中
本書主要論述塔吉克斯坦獨立后二十七年(19912017)的歷史。上編對塔吉克斯坦1991年以前的歷史做了概述;與六卷本《中亞史》致力于中亞地區(qū)共性的研究不同,作者在概述中強調的是塔吉克斯坦地理、歷史和文化的個性。以2003年為界,中編論述了塔吉克斯坦在獨立過程中出現(xiàn)的政治斗爭和內戰(zhàn),以及內戰(zhàn)結束后市場經(jīng)濟體系的構建和意
本書主要論述土庫曼斯坦獨立后二十七年(19912017)的歷史。上編對土庫曼斯坦1991年以前的歷史做了概述;與六卷本《中亞史》致力于中亞地區(qū)共性的研究不同,作者在概述中強調的是土庫曼斯坦地理、歷史和文化的個性。以2003年為界,中編論述了土庫曼斯坦政治體制、市場經(jīng)濟體系的構建和意識形態(tài)的重構,探討了轉型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
本書為2017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喜馬拉雅深處的面孔’民族口述影像志”叢書之一,主要介紹了作者從2005年至2016年在西藏陳塘夏爾巴人聚居區(qū)田野調查時記錄下來的當?shù)氐娘L土人情,有陳塘自然地理情況、陳塘夏爾巴人族姓介紹、村莊聚落及民居布局、生產(chǎn)勞作、畜牧生產(chǎn)、傳統(tǒng)狩獵、風物特產(chǎn)等。書稿采用口述影像志的方式記錄,旨
本書為2017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喜馬拉雅深處的面孔’民族口述影像志”叢書之一。作者范久輝先生深入陳塘十余年,記錄下了夏爾巴人的生活習俗、人生禮儀、宗教藝術,用人類學、民族學等方法向我們展示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書稿讓我們認識了真實的、沒有貼著“珠峰向導”“珠峰背夫”標簽的夏爾巴人。誠如作者所言:“他們用太陽般的熱
本書系主要從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之間概念的互動關系來揭示東亞區(qū)域內現(xiàn)代性的異同。“概念史”是指一種基于普遍觀念來撰述歷史的方式。從概念史的角度來看,概念由詞語表出,但比詞語有更廣泛的意義;一定的社會、政治經(jīng)驗和意義積淀于特定的詞語并被表征出來后,該詞語便成為概念。概念史關注文本的語言和結構,通過對歷史上主導概念的研究來揭示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