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兩編。上編:西方聲樂藝術的歷史與文化特征,對西方聲樂藝術的歷史進行概述,從時間藝術的空間化、聽覺藝術的視覺化、動態(tài)藝術的靜態(tài)化、理性與感性的悖論等方面研究西方聲樂藝術的文化特征。下編:中國聲樂藝術的歷史與文化特征,對中國聲樂藝術的歷史進行概述,從時空藝術的線性化、形態(tài)與感官的整全化、感官藝術的意境化、理性與感性的
合唱與指揮關系密切,好的合唱作品離不開優(yōu)秀的合唱指揮,指揮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合唱作品的靈魂,作者在高校里從事合唱音樂教育,有大量的實戰(zhàn)經驗。本書以“多角度探尋合唱指揮藝術”為選題,主要內容以合唱指揮藝術概述為切入,重點論述了合唱指揮應具備的要求和能力、合唱指揮的圖式與手勢、不同拍子的指揮方法、不同聲部的合唱指揮要求、合唱指
本書是中國音樂學院中青年學者文庫系列叢書,由著名女高音演唱家楊曙光著。楊教授從教幾十年,在聲樂教學之余,對有關聲樂的文化內涵、聲樂的教學規(guī)律、聲樂的理論與實踐、歌劇演唱等有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匯編成集。該書共分四章,分別對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中國歌劇演唱、中國民族聲樂藝術演唱、中國聲樂教育進行概述探索。
該書以闡明曲式學科的基本原則為動力,將其比喻為學習音樂語言的“語法”來看待,進而引申到對于現(xiàn)代音樂作品中結構創(chuàng)新的種種內在關聯(lián),并且認識到,音樂歷史上結構創(chuàng)新的出發(fā)點就來源于傳統(tǒng)曲式的基本原則。西方自18世紀以來所建立的作曲技術理論的規(guī)范,直到今天仍然是指導音樂創(chuàng)作的基礎、音樂院校教學的主流。多年來曲式教學的誤導就是以
本書是一本研究永嘉昆曲音樂的專著。全書以永昆劇目為主要對象,依據(jù)《古本戲曲劇目提要》(目錄)中的歸類標準,將永昆劇目歸屬“雜劇”“南戲”與“傳奇”三個篇章。每個篇章由劇目簡介、出目與曲牌的收錄情況以及曲牌音樂提要等三部分內容組成。作者依據(jù)收集到的永嘉昆曲口述曲譜對永嘉昆曲音樂曲譜和曲牌加以考證研究。
走進廣東漢樂(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程系列)
本書以繪本的呈現(xiàn)方式,內容涵蓋大量的基本樂理知識,融合了奧爾夫器樂配合、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以及身體打擊樂等多種形式,引領小朋友全方位地綜合感受理解音樂。4年來,作者已在多家教學機構開設實驗課,先后有百余名兒童受惠于課程;谥袊鴮W齡前兒童的認知范疇及學習特點,本書的教學順序和教學方法不同于常見的專業(yè)樂理書籍,頗有新意。
本教材是“2017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般教改項目(項目編號:FBJG20170098)的結項成果。本教材所屬的教改項目“跨學科的教學實踐研究——以廣告與音樂專業(yè)結合為例”是對高?鐚I(yè)教學實踐的初步探索。本教材力求做到案例準確寬泛,邏輯清晰,表述通俗且使廣告與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均可閱讀。在我國目前尚無廣
本書以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歷史沿革與藝術風格作為研究對象,利用文獻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等,對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從古代的形成直至今天的發(fā)展脈絡進行梳理,并對在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不同藝術風格,如戲曲與曲藝唱法藝術風格、原生態(tài)唱法藝術風格、民族唱法藝術風格等給予定位、歸納和總結。
視唱練耳是音樂類專業(yè)高考考試的必考科目,也是音樂的基本學科。作者從事了多年的視唱練耳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驗和學習方法,由此想到出版一本專項訓練八小節(jié)的新視唱曲目。希望通過這本書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訓練新視唱。